1、稳步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大力提高航运服务能力。依托上海航运中心地域优势,围绕煤炭物流,借助内外部条件,扩大航运物流业务,提高运输能力,稳步推进航运物流业发展,使航运业成为公司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发展煤炭储配物流。利用江苏滨海港开发契机,依托中电投集团综合产业优势,以滨海港年吞吐量5000万吨煤炭储配中心为中转平台,增强资源供应能力,进一步保障地区电煤供应安全。结合公司航运业务,借助北方港口至滨海港水运通道的形成,拓展华东市场资源运输、储配服务。加快扩大漕泾、外高桥等现有电厂的储煤能力,大力推进上海漕泾储配煤基地的建设,保障煤炭安全,控制燃料成本。
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通过收购和整合内部技术资源,形成科技服务产业平台。围绕应用性、系统性、集成性为主要特征的支撑技术,加强技术支撑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挥科技与产业融合优势以及科技在现代服务业中的作用,实现科技服务业的创新发展。
2、积极发展能源服务业
配合人员结构优化和安置分流,大力发展以运营、维护、检修为主的工程服务,积极发展以热电联产及分布式供能为主的区域能源服务和以合同能源管理为主的节能改造服务,加强服务能力和品牌建设,扩大能源服务业务规模,在充分做好上海能源服务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华东和海外市场。
3、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
密切跟踪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洁净煤、ccs、储能等新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动向,在有效控制投资风险的基础上,以投资参股、知识产权共享等多种方式,择机进入新能源产业的项目建设、技术研发、制造及相关服务等产业环节,分享行业高速发展的成长收益,逐步将新能源业务培育成公司利润的新增长点。